关于医疗器械消费的安全提示
来源: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9-0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家用治疗仪、理疗仪、血糖仪、按摩康复器械等家用医疗器械消费需求明显提升。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正确选择医疗器械,营造安全放心、优质满意的消费环境,特向广大消费者作出如下安全提示。
一、正确认识
医疗器械是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等;效能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提供信息。
二、正确选购
首先,要看经营者主体是否合法。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要有《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要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如通过网络购买,电商企业也要有经营许可(备案)证,同时要进行网络销售备案。无许可(备案)证经营属于违法行为。
其次,要看产品是否合法。购买医疗器械时,应认准“械”字号。一看标签、说明书,标签、说明书上必须有中文标示、生产日期、许可证(备案)号等信息。二看产品,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铭牌上都必须印有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注册证号。产品的真伪可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www.nmpa.gov.cn)查询。
三、正确使用
医疗器械的使用关系身体健康,其使用和药品一样,都存有一定风险。建议谨慎对待医疗器械的免费体验,视自身情况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自身使用,请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特别注意产品标示的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防止因误用而损害身体健康。
此外,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购买医疗器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踩坑:
一、关注卖家销售范围
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应当是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或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和免于经营备案的第二类医疗器械除外。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查询“免于经营备案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
二、查看商家页面
网购医疗器械前,要仔细查看平台主页面是否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的编号;查看网络销售企业主页面是否展示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产品页面是否展示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
三、警惕虚假宣传
通过产品注册(备案)证和说明书、标签了解产品适用范围、产品禁忌,警惕普通商品虚假宣传具备医疗用途的行为,不听信商家的夸大宣传,谨防上当受骗。对于操作复杂或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指导或操作的医疗器械不建议通过网络购买。